7月31日至8月20日,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维忠研究员、办公室主任杨浩以及杨帆、龚荣发博士研究生等一行12人,在继贵州省调研之后,转战四川、云南等地森林碳汇项目实施区,进一步开展由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推进西南民族地区森林碳汇扶贫的政策研究”课题实地调研。
调研组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气候湿热、饮食差异、语言障碍、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先后深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保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通过对政府、企业、社区、农户等的走访,采取座谈交流、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等方式,考察了“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 “腾冲清洁发展机制小规模再造林景观恢复项目”、 “熊猫标准云南西双版纳竹林造林项目”以及“森林经营管理碳汇试点项目”等代表性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现状,取得了第一手调查数据和详实资料。
调研工作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组织机构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被访农牧民的积极配合和热情款待,当地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等的语言翻译帮助。通过调研,课题组不仅升华了学术思想、增强了学术责任、厘清了研究思路、激发了底层情怀,更对如何更好地发挥森林碳汇的多重效益、释放不可忽视的扶贫潜力,建设有利于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的实践模式、可持续路径、典型经验与困境等有了新发现,对如何发挥政府的支持与干预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引导、激励和规制在项目规划、设计、组织、建设、管理、监测和评估等环节中突出扶贫的内容和行动有了新认识,也对如何推动绿色减贫、生态扶贫,探索以关注贫困人口受益与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森林碳汇扶贫发展战略、路径选择和配套政策创新有了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