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由经济学院德国研究中心、西部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举办的“元明清七百年:财政如何塑造帝国命运”主题讲座在我校一教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于晓华教授担任主讲,学校宣传部部长蒋远胜教授出席活动,经济学院副院长、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杨浩教授主持讲座,为我校师生带来一场横跨经济、历史与全球视野的学术盛宴。报告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讲座在于晓华老师精辟的开场白中拉开帷幕。他首先指出,将“金融秩序”与“元明清七百年”这一长时段历史相结合,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以一种全新的宏观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历史的演进逻辑。于老师认为,历史的变迁不仅仅是王朝更迭,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是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演变力量。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精彩分享中,于晓华老师以其深厚的学问和独到的见解,引领全场师生进行了一场跨越七百年的思想旅行。于老师强调,元明清时期的中国是早期全球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来自美洲和日本的白银大量流入,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赋税制度、商品经济和社会结构,更将中国的命运与全球贸易网络紧密相连。
于老师进一步论证,这种以白银为核心的金融秩序,在塑造国家能力、社会形态乃至国运兴衰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通过详实的史料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揭示了内部金融制度的缺陷与外部全球白银市场波动如何共同作用,成为理解元明清三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独特切入点。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逻辑严密、观点新颖,极大地拓宽了在场师生的学术视野。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中西金融发展路径差异、历史研究对当代的启示等问题与于晓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于老师均给予了细致而富有启发性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