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四川省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建设高层学术论坛在成都校区举行,围绕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科学问题与技术需求、耕地质量提升与质量建设、耕地资源协同调控与可持续利用、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产品安全、农业废弃循环利用与生境调控等技术难题集中探讨。农业厅副厅长牟锦毅、国土资源厅机关党委书记隆爱军、科技厅农村处处长吴彬及我校党委书记邓良基、副校长朱庆出席论坛。“四川省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的7家单位相关负责人、专家、师生参加论坛。我校资源学院院长王昌全主持论坛。
邓良基在致辞中,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的由来、任务、工作目标,围绕四川及西南临近地区的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食品数量与质量问题、保护好耕地的数量、提升耕地质量提出见解。希望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开展全方位的科学研究,解决区域性的实际问题,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希望本次论坛虚心听取领导、专家们的意见,以中心为平台推进四川农大一流学科、一流大学的建设。
隆爱军代表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对中心的启动暨高层学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四川耕地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形势仍然严峻,我省人地矛盾突出,守住耕地红线已成为维系我省耕地安全的基本保障、实施耕地调控的根本底线,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的重要基础。目前大家认识到,耕地保护不仅仅局限于土地整治、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建设等日常工作,已经在深层次探讨耕地保护中的关键科学技术及机制创新问题。相信协同创新中心的8家单位能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形成强大合力,围绕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展开协同攻关,为全省耕地保护和土地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牟锦毅代表农业厅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正式启动和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谈到,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对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意义十分重大。国家“五大发展”理念里,“绿色发展”在农业领域是重中之重,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大支撑。协同创新中心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多任务、活机制的特点,希望通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在相关领域取得更大成果。他希望协同创新中心把“耕地质量提升”作为第一位的工作,特别是土壤的酸化不仅关乎土地质量,更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迫切需要解决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尤其是畜禽粪便与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吴彬受省科技厅特别委派,向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贺,对中心首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谈到,协同创新中心的成立具有新思维、新机制、新形态、新模式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与路径。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农业产业安全技术保障的支撑,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载体,省科技厅高度重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中心所开展的学术活动、研发攻关、人才培养给予大力支持。
当日,中心协同单位、四川省农科院涂仕华研究员,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朱波研究员分别作学术报告,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了相关科技问题。
“四川省耕地保护与农产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2015年10月我省认定的第三批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围绕耕地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展开协同攻关,重点解决耕地质量提升与质量建设、耕地资源协同调控与可持续利用、水肥高效利用与农产品安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与生境调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为四川耕保护、质量提升、农产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和制度支撑,推进四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由我校牵头,协同中国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农科院、四川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成都土壤肥料测试中心、西南科技大学、金土地时业有限公司、成都市环绿秸秆有限公司8家单位共同组建。中心构建了“中心理事会+中心主任+分中心主任+创新团队带头人”的四级组织管理模式,“学术委员会+中心主任+创新团队带头人+团队骨干成员”四位一体的科研运行模式,以及“资源共享、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