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十二五”收官:四川群众整体满意四川发展成效 近八成群众生活水平提高

点击数:2016-01-04 08:55:35 来源: 四川新闻网

不同分组受访者对四川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满意率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解掌握四川省社会公众对四川十二五规划发展绩效的评价,同时为做好四川十三五规划编制,搜集民情民意,四川省统计局民调中心近期组织开展了专项调查,旨在为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总结十二五发展经验,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决策重要参考。
  据了解,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和面访的方式,对四川省范围内18-70岁的城乡常住居民进行随机访问,共计完成3000个有效样本。受访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水平、城乡等分布合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强。
  调查结果显示:回顾评价十二五,受访群众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有明显提高,整体比较满意四川发展成效;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成效最好,群众满意率较高,教育、卫生方面的评价略低,城乡居民评价存在一定差异;就业增收困难、环境污染较重是当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受访者对四川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满意率为87.1%
  调查显示,受访者对四川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表示非常满意的占14.7%比较满意的占31.2%基本满意的占41.2%,选择不太满意很不满意的分别占9.8%3.1%。综合来看,受访者对四川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满意率为87.1%
  从不同分组看,受访者整体满意率随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呈梯次递增变化;城镇居民整体满意率88.9%,高于农村居民4.1个百分点。
  近八成受访者表示十二五期间,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质量有提高
  当要求受访者就十二五期间,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质量变化做评价时,表示提高了很多的占23.1%,选择提高了比较多的占16.2%,认为提高了一点的占38.2%,三者相加比例为77.5%。此外,还有选择基本上没有变化的占15.8%有所下降的占6.7%
  从不同分组看,受访者受教育程度、家庭生活水平越高,认可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质量有提高的比例越高;农村居民认为个人及家庭生活水平、质量有提高的比例占77.6%,略高于城镇的77.3%

群众对十二五期间部分重点工作成效的满意率

  比较满意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调查涉及到了解群众对十二五期间部分重点工作成效的评价,结果显示,受访者的满意率都在80%以上;其中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满意率最高,为90.6%;其次是基础设施建设,满意率为86.6%;对教育、卫生方面的评价略低,分别为80.7%80.4%。详见图1
  城乡受访者对社保、医疗方面的评价接近,对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方面的评价差异较大
  分城乡看,城乡居民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和健全城乡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加大社会救助和扶贫力度”“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两个方面的评价接近,满意率相差在1个百分点左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镇居民的满意率较农村居民高出11.2个百分点;在加快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农村居民的满意率高于城镇居民11.2个百分点。
  四川省统计局表示,通过调查显示,十二五期间,由于农村普遍实行了新农合、新农保等惠民政策,农村居民在社保、医疗方面的满意率大幅提升,与城镇居民逐渐趋于一致。受益于学杂费的减免、补贴的增多,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满意度较高,城市居民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满意度明显低于农村居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城乡居民评价的差异显示出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依然较大。

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压力大收入增长缓慢
  调查中,当问及受访者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哪些不足或问题时,选择就业压力大收入增长缓慢的比例最高,占44.9%;第二是空气、水、土地污染严重,占34.0%;第三是农村及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占31.8%。此外,还有选择新农村建设迟缓贫困人口多”“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的比例都在20%以上。 (记者 戴璐岭)